产品导航
-
农业食品及检测仪器
-
食用油及药物检测仪器
-
活性炭仪器
-
石化油品检测仪器系列
-
燃料油重油原油仪器
-
变压器油抗燃油仪器
-
润滑脂仪器
-
汽轮机油 液压油 齿轮油仪器
-
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仪器
粮食、油料中粗蛋白含量测定方法
2018-09-17 16:46:57
admin
2042
1.目的 测定粮食、油料中粗蛋白的含量
2.范围 含氮量0.02%-95%之间的粮食、油料
3.定义 无
4.职责 检验员负责检验工作的执行
5.作业办法
5.1 ST-08C定氮仪测定法
5.1.1工作原理
ST-08C定氮仪是由消化炉与定氮仪蒸馏器组成。将试样置入消化管插入井式加热炉内加热取得最佳的热效应,在消化之前置入催化剂进一步加速消化煮解,大大缩短消化时间。消化管内溢出的SO2等有害气体,通过消化管上的排污管经抽气三通由下水道带入下水道,有效的抑制了有害气体的外溢,试样经40分钟左右消化煮解,即可完全消化尽。
5.1.2技术参数
5.1.2.1测定样品量:固体<5g/个,液体<15ml/个
5.1.2.2工作电压:220V,50HZ
5.1.2.3电耗:蒸馏器800W、消化炉(四孔1200W)(八孔2400W)
5.1.3操作方法
5.1.3.1试剂准备
5.1.3.1.1浓硫酸混合液 在100mL水中缓缓加入浓硫酸200mL,冷却后加入30%过氧化氢300mL,混合均匀。
5.1.3.1.2混合催化剂 硫酸铜10g、硫酸钾100g、硒粉0.2g,在研钵中研细过孔径0.45mm(40目筛),混匀备用。
5.1.3.1.3 混合指示剂 2份甲基红乙醇溶液(称取0.1g甲基红置于研钵中加入少许95%乙醇,研磨溶解后,加入75mL95%乙醇)与1份次甲基蓝乙醇溶液(0.1g次甲基蓝溶于80mL95%乙醇中)临用时混合。或使用由0.2%甲基红乙醇溶液1份和0.2%溴甲酚绿乙醇溶液5份配置的混合指示剂,终点为灰红色。
5.1.3.1.4 20g/L硼酸溶液 称取20g硼酸溶解在1000mL水中。
5.1.3.1.5 400g/L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4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。
5.1.3.1.6 0.01mol/L盐酸溶液
5.1.3.1.6.1配置
先配置0.1mol/L盐酸,量取9mL浓盐酸,加水定容至1000mL。再配置0.01mol/L盐酸标准溶液,量取已配置的0.1mol/L盐酸100ml加水定容至1000mL。
5.1.3.1.6.2 0.1mol/L盐酸标准溶液的滴定
称取0.2g于270℃-300℃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,溶于50mL水中,加10滴溴甲酚绿-甲基红混合指示液,用配置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,煮沸2min,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。同时做空白试验。
5.1.3.1.6.3 计算
C(HCL)= 1000×m(V1-V2)×52.994
式中 C(HCL)——盐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,mol/L;
m——无水碳酸钠的质量,g
V1——盐酸溶液的用量,mL
V2——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用量,m;
M——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,其值为M(1/2Na2CO3)=52.994g/mol。
5.1.3.2样品消化
称取经粉碎通过40-60目的样品0.5-1.0g用蜡光纸卷着倒入已洗涤烘干的消化管中加催化剂5g左右和10mL左右硫酸。将消化管分别放入消化架各个孔内,然后置于消化炉上,然后开启抽气三通接上自来水龙头,使抽气三通处于吸气状态,接通电源,在加热初始阶段注意防止样品飞溅。消化炉温度起先控制在200度左右,20分钟后可以再设定至450度以上。
消化终点是以消化液的颜色来判定的,当消化液呈浅蓝绿色的透明状时,再继续加热沸腾10分钟,然后结束消化过程。
5.1.3.3 蒸馏
5.1.3.3.1蒸馏器中,碱液及蒸馏水采用电磁泵加入,NaOH、H2O注入接口用橡胶管套入后分别置入自备的容器中,加液时按面板上相应开关,液体由泵吸入消化管内,注入毫升数视标尺所注位置而定。(一般碱液加量是消化时硫酸用量的5倍以上,加蒸馏水量15毫升左右)。
5.1.3.3.2 打开电源,打开自来水龙头,接冷却水,自来水龙头不必开过大,出水口有水流出即可,用排水管子上的夹子夹紧排水管子。打开面板上右边蒸气开关,手柄往上推为开蒸气,同时把左边的进水开关手柄往上推为开,待电流表指针指在2A-3A时马上把左边进水开关手柄往下压,压到底压不下为关(如果水进入侧面蒸发炉慢,电流表长时间没反应,用吸耳球往正面的细长管内吹几下,以排除管内空气),待蒸气管喷出气后又上推打开左进水开关供水,1分钟左右电流稳定在3.5A-6A左右后,关闭右蒸气开关,手柄往下压到底。因为红色进水开关是控制机器内部产生蒸气的水源开关,从侧面的有机玻璃窗口可以看到蒸发炉水位的高低,防止水位过高,因为一开始水没有沸腾,水不断进入,容易使电流过大而烧坏保险丝。蒸气开关是起通断蒸气作用,也是水源进入蒸发炉和排除蒸发炉水的排水器件。(如果蒸气出来后电流不大,开关一下红色蒸气开关会正常。
5.1.3.3.3 在250mL三角接受瓶中加入50mL2%H3BO3和2-3滴混合指示剂,蒸馏时间设定6-8分钟,并使接受瓶托架盘往上移,使滴定管浸没在液体中,然后按时控开关。
5.1.3.3.4 向上扳动侧面红球手柄把消化管固定在左边托架上,然后按面板上开关分别加入H2O、NaOH液体,然后上推蒸气开关,向试管内注入蒸气,进行蒸馏样品,在接受瓶内接受液达150mL左右时移下接受瓶,用蒸馏水冲洗滴管口继续蒸馏半分钟,然后取下接受瓶,待滴定用,关蒸气开关,第二个样品只要放上后,加好液,上推蒸气开关即可,不要关电源。
5.1.3.4滴定
用0.1mol/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接收瓶内的溶液,滴定溶液由绿色变为淡紫色时为止,记下消耗盐酸的毫升数,按下式计算蛋白含量:
蛋白含量(%)=(V-V0)×N×0.014×A×100/W
式中:V——消耗的盐酸的毫升数
V0——空白试验时消耗盐酸毫升数
N——盐酸的当量浓度
0.014——1mL盐酸的克当量数
A——固定系数(6.25、5.7、5.3)
W——试样重量,g
5.1.3.5关机
关电源、关水龙头、打开排水夹子,两红球开关上推,取下消化管,擦干机器。
5.1.4注意事项
5.1.4.1 消化时如气体外逸,加大自来水压力。小花圈每次试验结束后清洗一遍延长使用寿命。碱泵每次工作完后把氢氧化钠溶液外接皮管移入蒸馏水瓶内,前面套好消化管抽洗几次,防止碱浓度过高,残留在碱泵内而影响寿命年工也可防止单向阀阀芯粘连。待下次使用时,在蒸馏时须排出100mLNaOH,以防止第一个样品NaOH浓度不够。过一段时间用稀酸清洗一下蒸发炉并用清水洗几次,保养电极。
5.1.4.2 如果操作不当,15A保险丝烧断后,请拔去电源插头,换上新的后,关水龙头,打开排水夹子排尽蒸发炉内的水,按照开机步骤重新开机操作。
5.2 凯式定氮测定法
5.2.1仪器和用具
5.2.1.1 凯氏烧瓶:50ml;
5.2.1.2 圆底烧瓶:100ml;
5.2.1.3 万用电炉;
5.2.1.4 锥形烧瓶:100ml;
5.2.1.5 微量滴定管:5ml、刻度0.01ml;
5.2.1.6 容量瓶:50ml;
5.2.1.7 移液管:5ml;
5.2.1.8 量筒:10ml;
5.2.1.9 洗耳球;
5.2.2 试剂 同上
5.2.3 操作方法
5.2.3.1 消化
称取经粉碎通过40-60目的样品0.2~0.3g(W,精确到0.0001g),用蜡光纸卷着倒入洗净烘干的50ml凯氏烧瓶中,加混合指示剂1g,同时加入硫酸-过氧化氢-水混合液3~5ml,稍加振摇,斜置于电炉上,在通风橱内加热进行消化。开始时用低温加热,勿使瓶中泡沫超过瓶肚的三分之二,待泡沫减少和烟雾变白后再增加温度保持微沸。消化到溶液呈浅蓝绿色的透明状时,再继续加热沸腾10min,取出待消化液冷却至室温后,加水10~20ml,再待溶液温度降到室温后,干净地转入50ml容量瓶中,加水稀释至刻度,混匀备用。同时做空白实验。
5.2.3.2 蒸馏
在烧瓶内加水400ml和少量沸石,加5滴混合指示剂,加几滴酸液使水呈紫红色,连接蒸馏装置,并检查有无漏气处。
量取30ml1%硼酸溶液注入锥形瓶内,加混合指示剂2滴,使冷凝管下端插入液面下1cm处。量取稀释的消化液5ml,由漏斗注入蒸馏瓶内,再加水10ml,冲洗加液漏斗。量取40%氢氧化钠溶液1ml,提起活塞注入蒸馏瓶内,立即用水2~5ml冲洗漏斗,旋紧活塞。这时蒸馏瓶内溶液总体积不要超过其容量的一半。
打开簧夹,关闭活塞,加热烧瓶,待蒸馏瓶内溶液开始沸腾时开始计时,经2min降低锥形瓶,使冷凝管下端露出液面,再蒸馏1min后,用水冲洗管下端。
蒸馏结束后,掐紧簧夹,断绝蒸气,使蒸馏瓶内溶液全部吸入回流管中,放松簧夹,从漏斗加入蒸馏水40~50ml,再通蒸气加热和回流,将蒸馏瓶洗涤一次备用。
5.2.3.3 滴定
用0.01 mol/L盐酸溶液滴定锥形瓶内的吸收液,滴定溶液出现浅紫红色为止。同时做空白实验。
5.2.4 结果计算
粗蛋白质的干基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:
粗蛋白质(干基%)= (V1-V0)×N×14×P×50v ×10000W(100-M)
式中:V——蒸馏时取用稀释的消化液体积,ml;
V1——实验用去的盐酸溶液体积,ml; 1
V0——空白试验用去的盐酸溶液体积,ml;
N——盐酸溶液的当量浓度,N;
14——每毫克当量盐酸相当于氮的毫克数;
P——蛋白质换算系数(小麦5.7,其他谷物及豆类6.25);
W——试样重量,mg;
M——试样水分百分率,%。
5.2.5 注意事项
5.2.5.1 消化过程中若硫酸损失过多,可酌情补加硫酸,勿使消化瓶内干涸。
5.2.5.2 加入蒸馏瓶内的碱液必须过量。
5.2.5.3 消化液加水稀释后,应及时进行蒸馏。
|
|